资讯
这一年,整个中国都倾听到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5月,红军结束东征后连续通电,表明“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主张。面对中国共产党的诚恳呼吁,全国团结抗日的氛围进一步振奋,唯有蒋介石仍置若罔闻。
第三,晋南会战的失败还与临阵换将有关。卫立煌因与八路军关系过于密切被免职,由何应钦接任。何应钦虽有雄心,但缺乏实战经验,导致指挥失误。特别是在知道日军即将进攻后,他决定主动出击,却没有充分评估双方的兵力差距,最终造成了惨重的失败。
陈毅,作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拥有卓越的成就,还因其出色的文学才华而深受人们敬佩。他曾在革命斗争最为艰难的时期写下《梅岭三章》,这首诗以其乐观的革命精神而广为流传,因此陈老总也被誉为“诗人元帅”。尽管他在战争中以军事指挥的能力著称, ...
信中,周平民为安慰父母,说是没有危险,但战火之中,危险重重。周健民被推荐到了鲁北前线工作,在周健民启程的前夜,兄弟俩曾促膝长谈至深夜。然而就在周健民前往鲁北的路途中,有汉奸知晓了此次行动,周健民不幸中弹身亡,那时他年仅18岁。
开栏的话泛黄纸页、无声烽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起“中部号角”开设“档案印记”专栏。以“微档案”讲述“大历史”,以档案里的烽火记忆照亮来路,铭记那段铸就民族脊梁的不朽精神。事件档案: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早在清朝末年,它就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和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等侵略扩张行动,迫使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台湾,并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殖民机构,如关东都督府 ...
在西安事变展区内,面对泛黄的历史照片与珍贵的手书信件,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与学生张文洁以时间为轴,串联起1936年那个改变民族命运的冬天,他们摒弃教科书式的文字罗列,采用“历史脉络+情感共鸣”的讲解方式,既清晰铺展“兵谏”推动抗日 ...
东北地区抗日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牺牲最为惨烈,斗争最为艰苦。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党派、阶级、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凝聚起“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磅礴力量。正是这种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汇聚成不可战胜的洪流,最终粉碎了侵略者的野心,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完) ...
“全国范围的抗日战争是8年,而东北在伪满洲国时期的1931年就开始了捍卫民族的抗日战争,所以东北的抗日战争是14年。”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江说。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之际,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辽宁省九一八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学教授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独家采访,就为 ...
杨奎松: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 2009年07月13日 17:21 天益网 【】 【】 0 位网友发表评论 ...
《卢沟桥事变史料全编》共8册,近8000页。 梳理战争轨迹,本书所选史料编序为:第一部分,日军在华北扩张及其驻屯军增强;第二部分,从丰台事件到卢沟桥军演;第三部分,七七之夜资料;第四部分,事变扩大及日本全面侵华;第五部分,日本发动全面战争相关史料;第六部分,战后审理、回忆等资料。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