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最后几天,瑞典的盛夏被一场高强度的外交博弈笼罩。中美第三轮高层经贸磋商在此展开,长达五小时的闭门会谈,将全球目光聚焦于这座北欧城市。此时距 8 月 12 日关税休战期到期仅剩两周,这场被视为 "最后的窗口期" ...
中美第三轮磋商机制已经落下帷幕,外界非常期待两国达成的共识。经过两天高密度谈判,中美代表团这次谈了很多,不仅对前两次会谈结果进行落实回顾,还就重要议题进行坦诚、深入、有建设性的交流,也难怪谈判时间能持续这么久。
日前,在长达两天的谈判后,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在瑞典落下帷幕。双方一致同意,将“关税暂缓期”再次延长90天,至11月12日。尽管美财长表示,这项协议仍需要特朗普的最终签署认证,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特朗普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日前,中美就关税战展开第三轮谈判,特朗普也暂停了对中方的制裁,一支阵容庞大的商界代表团也计划出发前往北京会谈。特朗普此举是否是为了访华做铺垫?中美在关税领域的矛盾是否能够消除呢?
7月30日,北京市密云区北庄镇,志愿者通过无人机向河对岸的东庄村空投发电机。因暴雨引发的山洪,东庄村与外部连接的桥梁被冲垮,暂时处于“孤岛”状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
原则性分歧。在宏观经济问题上,美国试图“劝说”中国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制造业产出,根本性调整经济结构。在美国政府推动经济脱“虚”向“实”的背景下,却要中国去“实”向“虚”,这毫无道理。后续美国若仍想就经济结构对中国施压,很可能再次踢到铁板上。
7月3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进一步稳定中美经贸关系,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稳定注入更多确定性。
2 天on MSN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四表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协议“并非百分百完成”,但相信已具备达成协议的基础。这份潜在的协议旨在解决关税争端和稀土矿产问题,然而,在8月12日最终期限前,技术细节仍待敲定,印度等国也因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面临美国关税威胁。
这是中美元首时隔4个多月再次通话,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主席强调,“校正中美关系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们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种干扰甚至破坏,这尤为重要”;日内瓦会谈之后,中方严肃认真执行了协议;美方应实事求是看待取得的进展 ...
2023年春寒料峭,中美关系乍暖还寒。原本已经确定下来的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行由于气球事件被临时推迟,是否重新安排尚未可知。观察家们对气球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