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7月14日,“相遇越南”科学家协会与国际跨学科科学与教育中心(ICISE)在归仁南坊联合启动2025年天体物理学小组夏令营,吸引来自5个国家的近40名青年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技术员及学生参与。
经过119天测量,研究团队在排除所有背景干扰后,清晰探测到395±106个超额中微子信号。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科学家使用仅3公斤(约合6.6磅)的探测器,成功捕捉到核反应堆释放的反中微子。该成果通过CONUS+实验实现,首次在反应堆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长根,长期从事粒子物理与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集体核心成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中,他担任项目副经理、现场安装经理,并负责反符合探测器系统建设工作。近日,带着大家关心的话题,《江门日报》 ...
国内一家科技公司“宇太能源”近日宣布,该团队原创的“中微子泵”发电设备,实现连续72小时运转,产生了平均210kw的稳定电力。百千瓦级设备的成功表明我国在中微子发电领域商业化进程走向前沿。
国内一家科技公司“宇太能源”近日宣布,该团队利用“中微子泵”技术制造的发电设备,实现连续72小时运转,并平均产生了超过210kw电力输出。这是近期该团队宣布7.2kw中微子发电设备成功后又一重要进展。
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科学家使用仅3公斤(约合6.6磅)的探测器,成功捕捉到核反应堆释放的反中微子。该成果通过CONUS+实验实现,首次在反应堆源中观测到完全相干的相干弹性中微子-原子核散射(CEvNS)现象。
3d
银柿财经 on MSN中国团队实现中微子发电,规模化设备发电成本已降低至0.195元/kwh
国内能源科技公司“宇太能源”近日宣布,该团队利用“中微子泵”技术制造的发电设备,实现连续24小时运转,并产生了平均7.2kw的电力净输出。团队负责人介绍,经8年研发孵化和技术改进,当前规模化设备发电成本已降低至0.195元/kwh,具备了商业化的技术 ...
我国中微子发电领域迎来新的突破——“宇太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中微子泵”发电设备实现连续72小时发电,平均净输出功率达210千瓦。这标志着该技术已从原理验证走向商业应用,成为“绿色能源不稳定、稳定能源不绿色”瓶颈的潜在破局点。
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呈现巨大的球形结构(6月15日摄)。地下探测器目前已完成不锈钢网架安装,预计2024年建成运行,届时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地下探测器目前已完成不锈钢网架安装,预计2024年建成运行,届时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
江门中微子实验位于广东省江门开平市,是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为主要科学 ...
21世纪初,中微子成为高能物理学的宠儿。中微子研究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粒子物理最重要的分支之一,而且还扩展到天文学、宇宙学、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中微子科学”。同时,中微子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 包括发现三种中微子、发现来自天体的中微子、发现中微子振荡等。
原标题:中微子被称“宇宙隐身人” 无论多小都有质量(图)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